
产品分类
服务外包
近年来是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服务外包将成为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正确分析与判断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把握服务外包发展方向,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是加快中国服务外包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一、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1、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
在国家加快经济转型的政策指引下,服务外包作为代表未来转型方向之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6年国家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以来,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涉及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载体建设、平台构建、教育支持等各个方面,产业受重视程度,无论在其他产业中还是其他国家都是不多见的。在示范城市的机制下,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尤其高涨,积极支持服务外包的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便利。
2、综合社会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其它国家或地区不可比拟的综合环境优势: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富有活力的宏观经济和市场基础;二,相对安全、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营造了安定发展的整体社会氛围;三,在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下,水电、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硬件环境有了质的飞跃,不少城市的园区配套设施已经达到国际较先水平;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服务意识增强,工作效率普遍较高,为服务外包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五,通过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和民众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显著提高,形成了兼容并蓄、共生共存的人文环境;六,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计算机使用得到普及等等。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巨大内需市场潜力是对服务外包企业的较大吸引,很多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都是因对国内旺盛的服务需求预测、期望开拓国内市场而来到中国的。第一,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的人口基数代表未来市场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第二,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消费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激增;第三,服务外包归根结底是为企业服务的,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企业就达130多万个,众多的经济实体能够为服务外包创造大量的市场需求。除“离岸外包”的外部市场需求,中国巨大的“在岸外包”内部市场需求是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4、坚实的制造业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坚实的工业基础,能够为服务外包发展提供可靠的配套保障。
5、商务成本相对较低
成本节约是促使发达国家进行服务外包的原始动机,尽管服务外包的要求更加复杂化,但成本仍然是企业进行发包决策和接包地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除沿海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人力成本上升较快外,相对于国际上主要发包国家的成本水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商务成本仍然处于低位区间,尤其是广阔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等普遍较低,在世界主要接包地中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6、充足的人力资源
中国是个人力资源大国,经过连续多年扩招,中国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9年的2285万人,加上成人和网络高等学历的在校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以上,高等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人,从而使发展服务外包具备了充足的、基础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不仅充足的劳动力基础和低流动门槛使劳动力资源在中国更容易得到迅速、大量集中,而且相对于其他地区,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品质往往带来更高的合格率,深得外包企业欣赏。
二、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
1、社会认知度不高
尽管近年来服务外包在中国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国内各界对服务外包还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不仅普通民众对服务外包的概念一无所知,甚至一些从事服务外包相关工作的企业和政府人员也对服务外包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等不甚了解,服务外包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的认知和共识。
2、专业人才缺乏
虽然中国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基础,但由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晚,具有管理才能、能够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外包专业适用人才缺乏。一,与印度等国相比,中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在语言、文化上的基础条件,使其在与欧美企业沟通时处于劣势,比如在做信息服务外包项目时,难以与客户就信息需求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二,中国的教育体制所存在的弊端,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成本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工作,更难以找到具有优良管理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并了解国际惯例的高层次人才。
3、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行业规范
中国许多行业有自己独立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往往与国际通用的体系规范不一致,而有些行业甚至连统一的规范标准都没有。这不仅使客户在选择外包企业时难以得到有效的质量参考和评价,也给接发包方的业务衔接带来很大障碍。
4、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服务外包这种商务模式对于接包方的信息安全、数据保密要求以及双方的知识产权界定尤为严格,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中国民众对于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的保密意识较为薄弱,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目前还不够健全。因此,很多国外发包商对于信息安全、知识产权方面的担心是他们将业务发包到中国的较大疑虑之一。
三、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方向
在中央加快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指引下,近年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转型为目标,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地位将随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而得到不断提升。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未来中国服务外包将实现突破性增长。
1、外包市场占居较先地位
近两年来,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迅速增长,业务类型和国别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服务外包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服务外包产业业务规模总量增长迅速,国际市场开拓不断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出现成效,企业竞争能力大幅提高。
2、“中国服务”品牌将逐步得到全球认可
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服务”品牌在国际经济社会逐步扩大影响。但是,这一品牌目前尚处于平面水平,对企业缺乏分类与分析,国际买家难以看清、读懂中国的服务供应商及其交付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接单的竞争力。未来,“中国服务”品牌要重点提高立体化水平,通过完善价值定位支撑,国家、城市、企业三方合力,提高执行的专业性、一致性和创新性。
3、二、三线城市成为服务外包发展重点区域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起步是在以长三角、环渤海湾、珠三角以及东北大连等东部沿海一、二线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目前产业发展重点尤其是离岸服务外包重点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但是,随着沿海城市人员工资、房价等商务成本的上升,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服务外包企业与人员有从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趋势。目前,二、三线城市西安、重庆、成都、合肥、武汉、南昌、长沙等示范城市服务外包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洛阳、郑州、太原等非示范城市政府对发展服务外包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与积极性。二、三线城市凭借其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日益改善的城市环境和低廉的商务成本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企业、人员转移集聚,将会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重点区域。
4、企业规模扩大,世界型外包企业涌现
在后危机时代,资金、人才、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重新配置,将使中国有机会通过并购国内外企业、引进国际合作伙伴、吸纳海外人才等手段,提升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渗透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并购事件超过60起。未来随着服务外包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显现,将迫使更多的外包企业倾向于成为综合性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同时,随着国内融资并购环境的完善,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企业将通过融资并购等各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形成与印度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相当规模,并能获取竞争优势,世界型外包企业涌现。
联系我们